有消息顯示,印度的醫療成本監督機構正在考慮在了解醫院為特定項目收取的費用后,將更多醫療設備的價格納入其監管的職權范圍。在深入了解的這四家醫院后發現,患者為某些醫療產品支付的費用要比分銷商的銷售價格高出近21倍。
日前,印度國家醫藥定價局(NPPA)的官員在接到針對四家“知名私立醫院”的價格投訴后獲得了幾家醫院的醫療定價數據。去年底,NPPA公布了一家醫院的數據,其他三家醫院的具體細節選擇保密。現在,該機構已經應公眾要求公布了相關利益數據。
這些數字與其他NPPA公布過的數據類似。醫院購買的設備的價格略高于分銷商支付的費用,然后選擇以超過十倍的價格向患者收取診療費用。NPPA發現,部分醫院的特定治療項目通過增加輸液成本,利潤率甚至超過了2112%,同時還大量發現了注射器和其他醫療設備上的利潤率高達1000%的例子。
這些巨額的收益率和不合理的抬價引起了NPPA的密切關注。
NPPA表示:“醫院利潤率過高,顯然是在失敗的市場體系中謀取不道德暴利的惡略行徑。為此,有些制造商自己降低了銷售價格,而一小部分制造商甚至放棄了市場自我管控,并要求印度國家醫藥定價局對市場進行干預,保持貿易利潤合理化。”
NPPA的官員表示,他們將“密切關注相關事態發展的最新動態”。就以往的歷史來看,NPPA可能會推出設定強制執行的“醫藥設備價格上限”貿易利潤率解決方案。之前,該機構就是以此方案來管控心臟支架和膝關節植入器設備價格,似乎這一方法也適用于心臟導絲、導管和氣囊。
如果NPPA將價格上限的調控范圍擴大到覆蓋注射器和其他日常醫療設備,或許受到最大打擊的不是制造商。因為包括B. Braun Medical和Becton Dickinson公司在內的制造商向醫院收取的費用與醫院向患者收取的費用并無直接的聯系。
NPPA是印度政府負責監管藥品價格的監督機構。該機構成立于1997年8月29日,管轄權為印度政府,總部位于新德里,自成立以來多次宣布調控藥品和醫療耗材價格。(新浪醫藥編譯/范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