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簡稱“醫保商會”)最近發布2017年原料藥出口企業50強名單,醫保商會在報告中指出:“原料藥企業環保成本不斷上升,促使供給側收縮、落后產能逐步退出,優質企業的競爭格局迎來持續好轉,國際市場份額及議價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出口企業集中度提高和出口價格上升是兩個主要特征。”
將優勢發揮到極致
原料藥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壓力影響,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龍頭企業受益明顯。TOP5企業都有哪些優勢?醫保商會分會副秘書長朱仁宗向醫藥經濟報記者梳理了這些領航企業的優勢基因。
TOP1 石藥集團 作為我國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石藥集團已連續多年霸占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首位。公司三大原料藥產品出口類別抗生素、維生素、咖啡因均在細分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維生素C產能4萬噸/年和咖啡因產能1萬噸/年均位居世界首位,出口金額位居我國企業之首。阿莫西林、6-APA、7-ACA、維生素B12等的出口也在國內位居前列。
隨著我國環保監管形勢下維生素產能過剩局面有所改觀,維生素C國內外銷售價格同比走旺,出口價格一度從4美元/公斤漲至7美元/公斤,石藥集團也因此而受益,維生素C出口額首次突破2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遙遙領先于國內其他企業。公司在原料藥領域采取聚焦優勢產品的戰略,僅保留了少數具有技術和規模優勢的品種,并做到世界領先。
TOP2 普洛藥業 普洛藥業連續兩年位居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榜眼位置,優勢出口產品沙星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抗病毒類(金剛烷胺、阿昔洛韋)、沙坦類(替米沙坦、伊貝沙坦)及合成青霉素的中間體對羥基苯甘氨酸及其鄧鉀鹽出口金額較大。公司對醫藥化工板塊的整合成效顯著,不僅在環保壓力下保持住了原料藥產品出口優勢,還依托強大的原料藥基礎向制劑領域延伸。
TOP3 華海藥業 華海藥業是全球最大的抗高血壓原料藥生產商之一,主要產品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產能位居世界第一,沙坦類產能也在國內占據領先地位,2017年抗高血壓原料藥出口規模達到1.5億美元左右,占據公司原料藥總出口額的六成以上。
目前,華海藥業仍在拓展降壓原料藥產能,據悉正在南通興建氯沙坦鉀生產基地,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夯實其在降壓原料藥領域的優勢地位。此外,抗抑郁原料藥帕羅西汀的出口也漸成規模。
TOP4 創諾醫藥 創諾醫藥是我國最大的抗病毒(抗艾滋為主)原料藥出口企業,出口品種包括拉米夫定、奈韋拉平、司他夫定、依非韋侖等十多種,2017年合計出口額超過1.7億美元。此外,公司還出口維生素類原料藥、少量的抗瘧類原料藥如本芴醇和蒿甲醚,以及一些抗腫瘤原料藥。
TOP5 聯邦制藥 憑借先進的酶法阿莫西林生產工藝,聯邦制藥成為我國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商,主要出口品種包括阿莫西林三水酸、6-APA、青霉素鈉等,合計出口額超過2億美元,占據公司原料藥出口額的九成。即便遭受了嚴格的環保監管和印度的反傾銷調查,聯邦制藥的青霉素原料藥出口仍在繼續增長,并且隨著相關產品出口價格的上漲,公司原料藥業務的盈利狀況得到了改善。
“總的來說,我國原料藥出口龍頭企業多在一個或數個細分產品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在朱仁宗看來,企業或具有生產工藝優勢,工藝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或具有生產規模優勢,產能大,平均成本低;產品通過國內外多個質量標準認定,能夠滿足不同國別客戶的需求。只有在單個產品上做到極致,才能較大程度地避免“價格戰”的傷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地域分布不均
從統計看,2017年全年經營原料藥出口業務的企業達到1.1萬家,前50強作為我國原料藥出口龍頭企業,原料藥出口額均超過6000萬美元,合計出口額達到59.8億美元,占據我國原料藥出口總額的20.5%。“大多數企業均取得了出口業績的較快增長,個別企業增速顯著,如上海雅本化學增速高達300%。”前述專家表示。
而從全球范圍看,我國原料藥企亦有不俗表現。據美國Transparent醫藥網站報道,2016年全球原料藥市場排名前十位的制藥公司,我國藥企占了6席。其中,浙江省藥企占了世界十大原料藥生產商的4席。
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現象也由此可見一斑。2017年藥素網發布《原料藥品種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原料藥及相關中間體的生產商主要集中在傳統上化學工業發達的地區,以浙江、山東及河北為代表。在2017年原料藥出口企業TOP50榜單中,優勢企業的地域聚集性依然明顯,例如浙江的華海、海翔,山東的新華制藥、新發藥業等,都位居不錯位次。
新老產品齊頭并進
本次發布的TOP榜單上,大多數企業在原料藥老品種出口市場行情持續向好的同時,創新藥研發上市也在有序推進。排名第一的石藥集團,通過對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原料藥與制劑藥銷售比重發生很大變化。朱仁宗告訴記者:“石藥集團早已將發展重心轉向西藥制劑領域,原料藥板塊只占營業收入的20%。創新藥成為主要的利潤來源,企業也實現了從原料藥到創新藥的轉型。”
排名第七的億帆醫藥在主打品種牢牢占據市場的同時,也在創新上投入不菲,年研發費用投入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研發營收比都在行業前列。主要原料藥維生素B5(泛酸鈣)價格持續高位,創新藥研發成果也非常顯著。聯訊證券分析人士統計稱,其血液腫瘤和生物創新藥等領域在研產品管線豐富,目前在研項目24個,其中待報產即將上市的2個(伏立諾他原料及膠囊、注射用硼替佐米及原料),Ⅲ期臨床的2個(復方黃黛片新適應癥、F-627)、Ⅱ期臨床2個(F-637、F-652),其中,F-627(Bineuta,貝格司亭,長效G-CSF)上市后有望成為超級重磅產品。
事實上,高端制劑研發能力已成為入榜企業標配。排名21的永太科技以3375萬元參股安必生,藉由安必生高端制劑的研發能力,豐富產品結構,加快制劑國際化項目的推進,更好地構筑垂直一體化醫藥產業鏈。
又如排名46的天宇藥業,相關研報顯示,其一方面專注于沙坦類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研發和生產,儲備了系列化沙坦類原料藥及中間體產品,同時不斷研究開發新品類,深入研究心腦血管專利藥物,并不斷大力發展CMO業務,為國際制藥公司提供“定制生產”或“定制研發+定制生產”服務,因此毛利水平較高。(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