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停止門診輸液的風波才剛開始,對基層醫院、村衛生室,甚至個體診所的輸液限制,也來了!
近日,湖北宜都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通知,明確要求從5月1日起,該市所有村衛生室、個體診所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限制輸液向基層蔓延
在眾多大醫院門診停止輸液同時,就有業內人士向筆者表示,一直被認為是輸液濫用最嚴重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很可能面臨輸液受限。
繼各地大醫院紛紛停止門診輸液后,也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基層醫院正在加入到停止門診輸液的隊伍。
早在去年,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浙江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出宣傳橫幅,從2017年6月1日,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而限制的主要對象,就是抗生素類藥物。
從2016年開始,甘肅、陜西衛計委就陸續開始限制村衛生室輸液,有些地區甚至全面禁止村衛生室靜脈輸液。
而廣東省的佛山市順德區,也宣布從2017年1月1日起,該區將在公立醫院及其下屬醫療機構、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執行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兒科、急診除外。
事實上,早在2014年,國家衛計委就印發了《村衛生室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村衛生室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并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準后方可提供靜脈給藥服務:
(一)具備獨立的靜脈給藥觀察室及觀察床;
(二)配備常用的搶救藥品、設備及供氧設施;
(三)具備靜脈藥品配置的條件;
(四)開展靜脈給藥服務的村衛生室人員應當具備預防和處理輸液反應的救護措施和急救能力;
(五)開展抗菌藥物靜脈給藥業務的,應當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規定。
可以說,限制輸液在目前來看已并非個例,很多省份都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從大醫院到社區醫院的門診的“限輸令”越來越強烈,包括村衛生室,距離禁止輸液也不遠了。
▍7省村衛生室輸液被限
據賽柏藍-基層醫師公社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7個省份對村衛生室、診所限制輸液:
山東:村衛生室、診所、社區衛生站抗菌藥輸液要上報
2017年6月,山東省衛計委發布了《關于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預防使用、聯合使用和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等突出問題的管理。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指證,嚴格控制門診患者靜脈輸注使用抗菌藥物比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準。
廣西:村衛生室輸液必須有注冊醫師、藥師
2017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衛計委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未配備注冊醫師、護士和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沒有相應急救藥品器材的,不得開展靜脈用藥業務。
陜西: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輸液服務
2016年4月,寶雞市衛生部門就曾下發《關于加強村衛生室靜脈輸液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對符合條件、可以開展輸液服務的村衛生室,必須經所轄衛生院申報,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審批備案后方可開展輸液服務,列入村衛生室年審進行考核。未經審批備案,不得開展輸液服務。
湖南:核準、上報后才能開展靜脈給藥服務
2016年5月,湖南省衛計委發布了《湖南省村衛生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通知,其中明確村衛生室只有具備以下條件的才可以輸液,達不到標準的禁止一切靜脈給藥服務:
1.具備獨立的靜脈給藥觀察室及觀察床,且觀察室的使用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
2.配備常用的搶救藥品、設備及供氧;
3.具備靜脈藥品配置的條件;
4.開展靜脈給藥服務的村衛生室人員應當具備預防和處理輸液反應的救護措施和急救能力;
5.開展抗菌藥物靜脈給藥業務,應當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規定。
江蘇:7類抗生素村衛生室不得采購
從2016年4月開始,按照江蘇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規定,村衛生室不允許采購以下抗生素: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噻肟、頭孢克肟、頭孢唑肟、阿奇霉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通知直接下發到各衛生院的采購和院長,要求各衛生院在審核村衛生室采購計劃時,必須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否則出現任何后果,將由該衛生院院長負責。
甘肅:村衛生室未經審批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早在2012年,甘肅省衛生廳就曾下發發《關于規范村衛生室靜脈輸液的通知》,規定全省范圍內政府舉辦的村衛生室未經審批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對確認違規的村衛生室,應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暫停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村衛生室應取消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由原發證部門吊銷鄉村醫生執業證書。
四川:診所不得擅自實用抗菌藥物靜脈注射活動
2016年3月,四川成都市就因“擅自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處罰了6家診所,最高罰款近兩萬,并且市衛計委將行政處罰在衛生官網上進行了公示。
可見,限制基層輸液,嚴管診所抗菌藥物靜脈輸液,已經不是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的事情,而是必須引起全國醫藥人重視的大事。
▍大批藥企受影響
隨著限制門診、基層輸液的政策不斷落地,大家都在惶恐,怕什么時候會落到自己片區。業內人士表示,在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雙重限制下,對于相關藥企的市場而言,必將受到嚴重的沖擊。
近日,全國最大的治療性大輸液生產企業辰欣藥業,在其2017年年報表示,“2017 年公司逐步實行產品結構調整,減少低毛利及虧損品種的生產,玻瓶輸液、塑瓶輸液及口服固體制劑的生產量同比減少,而其他劑型的產量增大”。
從辰欣藥業的生產量、銷售量、庫存量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全國各地相繼開展限制門診輸液,限抗令落地之后,企業在大輸液這塊業務的調整是比較大的。
事實上,在各種政策的壓力下,不僅是大輸液企業,中藥注射劑和抗生素生產企業,都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我們也可以預見,未來,調整和轉型,將成為這類企業實現更好發展的必然途徑。(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