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四川省醫藥行業協會組織的“農戶+基地+企業”精準扶貧模式初見成效。協會秘書處一行前往涼山州普格縣扶貧基地了解中藥材種植情況。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諸多的沖擊和挑戰。四川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全省還有未摘帽貧困縣7個、未退出貧困村300個,全部都在涼山。
協會早在去年制定扶貧計劃,今年在疫情中主動與好醫生攀西藥業聯系,就產業扶貧雙方達成協議。第一批扶貧基地選在涼山州普格縣特爾果鄉特博波烏村,在海拔3000米土壤中種植中藥材木香和川續斷各200畝,該村100多戶農民接受和學會了中藥材種植技術,全村每年增收100多萬元。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協會在推進“農戶+基地+企業”精準扶貧模式中,發現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為防止返貧致貧任務繁重,脫貧攻堅力度還需加強。下一步協會將組織和廣大醫藥企業,統一思想認識、統一目標任務、統一行動步驟等,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持續聚焦涼山深度貧困地區,瞄準問題和薄弱環節,繼續把涼山11個深度貧困縣作為產業扶貧重點,并將對口精準幫扶村擴大到3個,計劃用5至10年時間建設1萬畝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帶動300戶1000多農民長期穩定增收。助力攻克最后的深度貧困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