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協會秘書處就我省化藥、中成藥、生物藥、醫療裝備行業領域產業鏈要素梳理召開研討會,科倫、康弘、好醫生、新綠色等20余家企業參會,會議由協會秘書長董浜賢主持。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室主任余洛汀、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莉兩位專家分析了我省醫藥的本地優勢以及差距短板。認為我省具有資源優勢和研發優勢,生物制藥和智能醫療裝備應作為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針對我省醫藥行業大而不強、各自為戰的情況,建議一是要大力優化產業政策,包括優化區域布局、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等;二是四川醫藥企業要避免資源浪費、重復建設,要在產業標準化的基礎上共同打造一個資源、信息、技術、渠道共享的供應鏈、營銷鏈和創新鏈,在全國樹立一個典范,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
各參會企業代表先后發言,雖然去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大部分醫藥企業還是保持了增長。而目前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有:原材料供應,原料藥政策,高端人才和體力勞動者資源缺乏,創新研發資金壓力大等。
經信廳醫藥產業處周世民、綜合處候文慧表示,醫藥產業是我省16+1支柱產業之一,希望各企業認真梳理產業鏈上下游要素,提出產業強核心、補短板、提價值的書面意見,以便經信廳制定各分領域產業鏈圖譜。
經信廳原二級巡視員張忠輝出席會議并講話,分別點評了我省化藥、中成藥、生物藥、醫療裝備行業領域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發展方向。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張巡視認為企業投資和選址一定要有前瞻性;法律和法規必須遵守,這樣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打造一個共享的供應鏈、創新鏈這是個很好的思路,協會要積極協助企業來做這個事。
最后,董浜賢秘書長對各位企業代表積極參會表示感謝,邀請各位代表參加4月8-10日由協會主辦的第6屆中國•成都醫藥產業博覽會暨第27屆醫療健康博覽會,并共辦四川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
協會秘書處王國華、蔣敏敏、袁銘澤參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