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生物制藥公布了2017年業績,收入148.19億元,同比增長9.4%;研發費用更高達15.95億元,占收入比例10.8%。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制藥有32個品種銷售額過億元,其中,潤眾(恩替卡韋)分散片高達31.69億元,天晴甘美注射液、凱紛注射液、凱時注射液均超過10億元。
30億大品種領軍,32個單品銷售過億
2017年,中國生物制藥收入148.19億元,同比增長9.4%,2013-2017年收入復合增長率達17.2%。歸屬于本集團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21.71億元,較去年增長約32.6%。值得一提的是,其銷售過億的單品有32個,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4個,新產品銷售占收入比例13.1%。
中國生物制藥2017年主要產品銷售情況(單位:萬元)潤眾(恩替卡韋)分散片:由正大天晴研制的治療乙肝新藥,2010年2月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是國內首家獲淮生產該制劑的企業,3月推出市場,2017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該產品是新一代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口服藥,主要用于治療乙肝病毒感染,其抑制病毒復制的能力強大,擁有耐藥率極低的特點。據米內網數據顯示,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中,潤眾(恩替卡韋)分散片2016年的市場份額超過40%,僅次于原研藥廠商。
天晴甘美注射液:2005年,以甘草為原料提取分離甘草酸,再將結構異化的專利藥天晴甘美注射液上市;2017年銷售額達19.25億元,同比增長4.0%。未來,以甘草為原料的系列藥可確保正大天晴維持保肝降酶藥的市場領先地位。
凱紛注射液:由中國生物制藥下屬北京泰德研發生產,在2005年推出,2017年銷售額達15.73億元,同比增長31.6%。該產品是根據DDS理論研制而成的脂微球靶向緩釋制劑,具有獨特的靶向性,大大提升產品的鎮痛效果,副作用明顯降低。
凱時注射液:是根據藥物運載系統( DDS )理論制成的脂微球靶向制劑,能有效改善心腦血管微循環障礙,也是國內首種脂微球靶向緩釋制劑。該產品自上市以來獲得多個國家獎項,2012年12月再次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對外國制藥企業的GMP認證許可。2017年銷售額達10.90億元。
研發費用近16億
中國生物制藥研發費用情況(單位:億元)在研發方面,中國生物制藥以結合自主創新、聯合開發及仿創開發的研發理念,專注于心腦血管、肝病、抗腫瘤、鎮痛和呼吸系統等治療領域的新產品研發。2017年,研發費用達15.95億元,占收入比例10.8%,位居國內藥企前列。
中國生物制藥在研產品情況
據了解,中國生物制藥現有研發基地10個,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已累計有臨床批件、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申報生產的在研產品共477件。
踏入2018年,中國生物制藥在研發方面也是捷報頻頻。據公告顯示,1月10日,其附屬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的托妥(瑞舒伐他汀鈣)片通過一致性評價;3月28日,依倫平(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也通過了一致性評價。4月10日,抗PD-L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啟動I期臨床試驗,資料顯示,該產品是創新型抗PD-L1單克隆抗體藥物,由其附屬公司南京順欣制藥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分類為治療用生物制品。(來源:米內網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