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河南省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管理工作情況。
從發布會內容來看,河南省的醫用耗材(含試劑)采購模式,也要開啟新一輪變革了。
河南省在2016年就實行了十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和體外診斷試劑的網上陽光采購,全省3106家醫療機構、全國5228家耗材生產經營企業均通過省醫藥采購平臺進行交易,省級集采的高值耗材和試劑的交易金額也已超過一百億元。
此番,河南省是要在已有省級掛網集采成效之上進一步實施變革,目的則是為了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控制醫療費用。改革的核心手段有二:帶量議價;省級大醫院領頭,全省價格聯動。
大三甲率先議價,非低價產品踢出
河南省人民醫院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兩家河南省內的最強醫院,于今年初率先對高值耗材和診斷試劑進行了帶量議價。
以鄭大一附院為例,該院將新品和在院產品同時競標,在相同品規中進行橫向價格對比,同質量同功能的品規按最低報價采購。并對議價后價格仍較高的產品、降價幅度不夠的產品,停止其供應資格。
鄭大一附院議價的結果是,耗材平均降價15.58%,試劑平均降價16.08%。
其他公立醫療機構均參照大三甲價格
兩家醫院的帶量議價工作完成之后,河南省招標辦又發文,要求自4月18日起,全省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兩家醫院議價后的全省最低采購價格實施省內高值耗材和試劑價格聯動。
通俗點說,就是,把兩家醫院的談判價格最低值作為限價,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在采購議價談判產品時,不得高于限價采購,也即不得高于兩家醫院議出來的最低采購價格。
由兩家能夠掌握話語權的省級大醫院去跟耗材、試劑企業談判,促使企業產品降價,然后全省其他公立醫療機構的采購價格又都跟著兩家大醫院走。
如此一來,河南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的高值耗材、試劑采購價都要大降了。
全省降價目標:高值耗材降18.8%,試劑降28.1%
據河南省衛計委介紹,經測算,價格聯動后,全省高值耗材的采購價平均降幅為18.8%,試劑平均降幅為28.1%。全省將可節約高值醫用耗材費用10.26億元,可節約試劑費用9.37億元。
20個億的高值耗材和試劑采購金額,說沒就沒了。河南省的這一采購新模式,很牛掰,也別具特色。
下一步:市級聯合體帶量議價
河南省由兩家大三甲領頭的新一輪高值耗材和試劑帶量議價采購工作,已經推行起來了。而據河南省衛計委在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來看,下一步,該省針對高值耗材的采購,還將推動實行“聯合采購”。
具體來說,就是要采取“18+1”的模式,督促指導各地和省直醫療機構組成議價采購聯合體,各聯合體堅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以量換價、量價掛鉤、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
早在之前,安徽省就已經針對藥品和耗材均實行了帶量采購的改革。其中藥品是“16+1”模式,耗材是劃分為三大片區的模式。
從發布會內容來看,河南省將推行的“18+1”聯合采購模式,與安徽的藥品帶量采購模式或類似。
全省17個地級市、1個省直管市、及省直醫療機構或將各自組成一共“18+1”個聯合體,然后由各聯合體分別去進行帶量議價采購,以比如整個地級市的采購量合成一個采購大單,去同生產經營企業要價,要求大幅讓利。
這一模式一旦實行起來,將會是又一波大降價。
量大、價高的高值耗材,還要重點監控其使用
此外,河南省衛計委亦明確,下一步,要對高值耗材實施重點監控,相關措施包括:
各醫療機構將高值耗材合理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對用量大、價格高、費用增長快的高值耗材實施重點監控、定期評價、嚴格管理;
省衛計委及各地市、縣(市、區)要建立重點監控目錄;
醫療機構每月對使用量排名前十的高值耗材和使用金額排名前十的醫務人員進行公示,對存在不合理使用現象的高值耗材采取限制措施,對違反相關規定、不合理使用高值耗材的醫師及其所在科室負責人進行約談。
這就是要在采購環節之外,從使用這另一個環節下手,去對高值耗材進行控費了。這對部分高值耗材企業來說,將是一挑戰,比如血管介入類高值耗材中的支架產品,使用金額往往能排在所有高值耗材產品的前列。(來源:賽柏藍器械)